别被宗派迷花眼 — 法华妙趣(28)

佛教只有一种,那就是示悟众生、入佛知见。

可谈到佛教,很多人首先接触到的是这个宗、那个派。

对佛教稍有了解的人,少有不知道净土宗啊、禅宗的。

可大家要知道,我们前面说了半天,佛法只有一乘,无二无三。你会不会有疑问:佛教怎么会有这么多宗派呢?

佛门广大、信众众多。每个人都会从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。如果这条路适合更多的人走,那就会形成团体。后人就会把这一类修行的道路称作某某宗,某某派。甚至有某某宗的代表人物出现。这是宗派形成的原因。

但是形成团体,就会有人的因素,有比较,然后有矛盾。就有相互的攻击,这个宗的,说你那个宗不行,那个宗的说这个宗的有缺点。这就很奇葩了。

就好像有人喜欢骑自行车,觉得环保、健康;有人喜欢坐公交车,觉得方便省力。然后你要看到双方相互指责,坐公交的说你骑自行车的人傻,你费劲不说,还容易出事故;骑自行车的说,你那个绕路,到不了目的地,慢不说,还不健康,不运动。你觉得他们双方是不是很奇葩?

现在还真就有这种现象。

这个问题其实跟声闻乘、缘觉乘更类似。

其实佛教的修行标准,只有一种,那就是入佛知见的程度。在《大般涅槃经》里讲的更清楚,那就是见佛性的程度。彻见本性是佛,诸菩萨众,是不了了见,没有彻见,见的程度不一样。

而为什么佛教出现声闻乘呢?因为你一开始接受不了,要一步步来。一开始觉得自己做不了佛,能有一点点成就就好,能脱离轮回就好。那么就先教给你小乘的。

可问题来了,有人就相信到这里了。再讲深的他不信了。这就是《法华经》开首,几百人退席的缘故。这就是把虚拟的目标给当真了。

法华经》在这里反复阐述,佛教只有一乘,只有这么一种,就是告诉你声闻乘、缘觉乘,这都是阶段性的目标,半途幻城。给你个你希望的目标,让你往前走,目的是为了引导你到最终极的目标。你跑一万米,给你五千米的地方插个标,告诉你这里5000米啦。有人就误以为这里是终点了。

比如《法华经》后面讲三车比喻,牛车比喻大乘,而羊、鹿比喻声闻缘觉。可最终是不会给你什么羊车、鹿车的。给你的都是最好的。但是很多人的确是把羊车、鹿车当真了。

真就有人把这个虚拟的目标当真了。

佛教的各种宗派就是这样,每种宗派都有自己的特点,而很多人也都用这种特点来宣传,有的宣传容易,有的宣传直接,有的宣传严律,有的宣传神通,有的宣传义理。问题是这是什么佛法?

难道在这些宗派形成之前,大家无法学佛修行?

当然不是了。

未来世诸佛, 虽说百千亿, 无数诸法门, 其实为一乘

不管你走前人走过的道路,还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,不管你是修行什么法门,不管你修的顺序如何,都是一乘佛法。没有这个乘,那个乘,没有这个宗,那个宗。

学习佛法,不要说你学的这个宗,学的那个宗。你学的就是佛法而已。

你一说学的是某个宗,先把自己局限了。这个宗的道路真的就百分百适合你?不需要哪怕一点点调整?其实你根本不知道。

学禅宗的人就不能念佛?念佛的人就不能修戒律?修戒律的同时不能修普贤观?学了唯识就不能发愿往生?如果有人说不能,就是胡扯,瞎扯淡。

宗派的修行道路,你可能合适,也可能不合适,更可能的是,只适合一部分。千万别被这个局限了。不要被那些,学了净土就不要学参禅,学了参禅就不要搞戒律,类似这种论调给忽悠了。

你把自己当某个宗的人,说别人修行道路的缺点(这里指的的确是佛法修行,可不包括不符合佛法的修行),就变得顺理成章了。离谤法也就不远了。

末法时代,修行道路上有很多坑。而宗派就是最常见的坑。

而且这个坑还是以佛法正宗的面目示人的。就更有迷惑性。

法华经》作为经中之王,在这里反复阐述的原则,就是帮助各位避开这些坑的。

作为佛教的纲领,你要知道你学的就是佛法。一乘佛法。没有除此之外的佛法,任何法门都只是,也只能是一乘佛法的一部分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55.com/sect.html

(14)
刘欣的头像刘欣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