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相亲,很多人回觉得太老土了。去相亲八成是实在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到合适的人了吧?
请大家不要误会,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自然发展恋人关系的,还是被人郑重介绍在一起的,本质上没什么太大的不同。毕竟都会有一个接触、了解的过程。我们管这个阶段,才叫相亲。而不是指你们认识的方式。
因为无论是什么方式认识的,都需要相互接触、了解、观察、试探的过程。这个阶段其实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这个过程你知道观察什么,了解什么,那对你们是否相配的判断,就要靠谱的多。
关键可能会省下你宝贵的时间。省的你耗费了大把的青春才发现两个人并不搭配。
佛告大王。若取妇嫁女应择种姓。此佛法中唯观宿世善恶因缘不择种姓。唯观信施不观珍宝。索戒清净不索家门清净。索定自在不索种姓端严。观其智慧不观所生。
——《大庄严经论》
世尊给大家开示是这样的。在世俗婚娶时,大家首先看重的是双方的门第、财富、阶级等等条件。但是佛法中却不是这样。佛法不看种姓。也就是说不看所谓的门第、并不太看重所谓门当户对。那么佛弟子在婚前应当观察什么呢?
观宿世善恶因缘。这一条,八成就把你难住了吧?谁知道对方的宿世因缘啊。鬼知道他上辈子是怎么回事?
你还别说,真的能观察。
请大家看下这个帖子:从六道转生为人,各有什么样的习气?
这里说的很详细。每个人的宿世因果,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现。仔细观察,应该能够了解的八九不离十。
那么挑选对象,你至少要从人道、天道这个目标选择吧。
第二条,唯观信施,不观珍宝。要看对方的信仰,是否乐于布施行善。而不必看对方的财富。
要知道,富有的人,虽然大部分是由乐善好施的前因而来。但的确是有这么一类,虽然富有,却是因为偶尔布施,遇到了好的供养对象,所以得到了大富的果报。但是!本身的习惯仍然是吝啬的很。这样的人或家庭并不是好的对象。
复有业富而悭贪。若有众生。未曾布施。遇善知识。暂行一施。值良福田。以田胜故。资生具足。先不习故。虽富而悭。——《业报差别经》
第三条,索戒清静,不索家门清静。是说要看对方的品性,是否符合十善业。是否不好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是否心性平和、安定,远离两舌、嫉妒、恶口、是否智慧,对事物的看法清晰、有见地。
不要看对方或者家庭的名声、名望。因为名望、地位是外表的东西。面子是一回事,里子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第四条,索定自在,不索种姓端严。要看对方是否有定力,有制心一处的能力。如果这个人很散漫、注意力难以集中,做什么事都没有定法,难以坚持,自制力极差。这样的人你就要小心了。
种姓这个是印度的词汇。就是出身的阶级。类似于是否是贵族。这个哪怕是在阶级森严的古代,佛教都不提倡你去关注。要观察的,是个人的性格、品性、能力、自制力。
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,其实你就能观察到这些方面的种种迹象。
当然如果你觉得还是没有把握,觉得了解得不全面。那么可以试探。
嗯,别误会,这个试探可不是让你试探对方爱不爱你。
其实现在很多社会学的研究早就告诉大家,所谓的“爱”,在婚姻中起的作用,其实只占一小部分,可能也就开始的几年,所以才有七年之痒的说法。维持建设婚姻、家庭的主要作用,是双方能否相配,性格、品性、价值观念是否搭配。而恋爱的感觉来去匆匆,当感觉一过去,不少人发现:恋爱其实是,冲昏头脑的罪魁祸首。现在流的泪,都是当初大脑进的水啊。
所谓试探,是指创造一个情景,更方便地观察对方。比如很多人说婚前要两个人一起旅行一下。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,更容易观察对方,了解对方。或者是两个人一起完成一项工作,比如装修……;比如两个人一起运动……。
看你的环境、条件等等,可以自己发挥创造。
当然,人无完人,我估计你能找到上面几项都有很高水准的人,嗯,可能性不大。不要骂我,这是实话。
其实说了半天,主要是预防碰到非常不靠谱的人。避免恶缘,才是第一位滴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55.com/marriage-5.html